找到相关内容271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宋汉平:努力营造“和善为根、和谐为本”的企业文化

    弘扬员工从善的根基,对于违反过企业规则的员工不是简单摒弃,而是努力帮助感化;并且注重在企业文化里渗透更多的宽容精神到奖罚的道德和制度体系。 二、佛理与富邦“和善、和谐”企业文化的相融性 佛法中的诸多佛理是和富邦控股集团“和善为根、和谐为本”的文化理念有相通相融之缘的。富邦集团在企业文化里不断吸纳、树立一种经世济众、从善如流、和谐感恩的精神,并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

    佚名

    |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5205037415.html
  • “茶禅一味”考释

    处,吃茶吃饭处,言语相向处”说。  发问的内容是宗教佛理,回答的内容属日常生活。问的是“体”,答的是“用”。可见禅宗对“体”的追寻业已落实到对“用”的自觉接受上去。换句话说,抽象的佛理,正蕴含在世俗生活中。要想领会抽象的“意旨”或“如来语”,只能通过人对“茶”的体悟去把握。佛理就在人身边事中。假如天天喝“茶”,还不明白“茶性”,怎么还谈得上去理解“佛性”呢?私意应作如是观:凡追问“存在”的终极意义...

    陈香白/陈再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1240804.html
  • 身与言之辨——从禅宗说起

    菩提树下证悟;佛教的三藏之一“律藏”不仅有对佛教徒心性的约束,也有对佛教徒身体的约束,日常生活方式,一言一行,一思一念,必须契合佛理,才是修行正道。 据说白居易曾有一次参访鸟巢禅师,问:...仍然有赖高僧的点拨。但是这种点拨又不可能用常规语言来完成,因为悟道是每个人自身的体验,而语言是无法传达出个体性体验的,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指认超出个体经验的普遍佛理,就必须超越语言的固有边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92053650.html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

    寺庙都有“奠茶”或“供佛茶”。唐代僧人不仅以茶供佛还以茶参禅,以茶释经,以茶招待施主香客及以茶应酬文人,办茶会、设茶宴、行茶礼、写茶诗,甚至著茶书,提出佛理与茶德的主张。广大僧侣在每天完成佛事之后,进行劳作的必是亲身种茶,精心研究制茶技术,从而大大丰富了唐宋时期的武夷茶文化。当时武夷的扣冰古佛,释名藻光,武夷山吴屯人,少年出家,夏则衣褚,冬则扣冰沐浴,以冰烹茗,于荆棘蛮中坐禅,静悟“吃茶去”佛理,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05255607.html
  • 禅文化的智慧

    区区小儿,善于辩论不奇怪,奇怪的是能以性为姓,参透佛理。由此可知,五祖小时就是能言善辩的,然而五祖的善辩,还远远比不上六祖慧能的“见心顿悟”。   五、非关文字  慧能听人颂经,心有所悟,问而知是《...。窃以为不然。神秀所作的偈子,固然是 “性执”,而慧能所作的偈子,意则在“反执”。“执”与“反执”,都是“有执”,与佛理的“破执”、“无执”,都是相悖的。  如果说神秀的参禅只到门外,慧能也未见得进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256272.html
  • 禅与日本近代作家

    说的无常观是佛理之根本,并通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的三法印的范畴表现出来,日本人将一切行为都不可能永远存在的所谓诸行无常的无常观,从佛理层面剥离开来,并衍生为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审美意识,并以...富有禅机佛理。如:“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生前作。今生又不修,来生还如故,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另一首:“欲识生死誓,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反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孟昭毅,李立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2558335.html
  • 武夷岩茶 茶与禅的共鸣

    福建“佛教独盛一时”。凡寺庙都有“奠茶”或“供佛茶”。唐代僧人不仅以茶供佛还以茶参禅,以茶释经,以茶招待施主香客及以茶应酬文人,办茶会、设茶宴、行茶礼、写茶诗,甚至著茶书,提出佛理与茶德的主张。广大...坐禅,静悟“吃茶去”佛理,其佛理,深得茶禅一味的真谛。武夷瑞岩寺庙前有一对联“冰壶影,鼓澄怀,刹那矛山映瑞岩”。扣冰和尚的行状载入佛典(《五灯会元》)。品茶大师出自佛家寺庙,说明茶与佛有着某种密不可割的...

    陈昌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0271618.html
  • 佛在哪里

    一点自身的体验,应了佛理。其实佛早就将此理告诉给我们,佛学中不是有“众生即佛,佛即众生”的理义吗,这不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我们本自就是佛吗。还有,当惠能大师悟法后,为免被人所害,...不到一丝佛味。我自己学佛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因为尽管一开始学佛就知道,人之本心是佛,但那终归只是佛理佛理是佛的,不是我的。要完全认同这个理,并将此理融为自己的理念,完完全全将其融化在自己的意识中,...

    刘先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2573680.html
  • 木鱼法师与瓯江蓬莱江心寺

    兴慈法师参学佛经,继续钻研天台宗教观。当时的静修法师被称为天台宗的泰斗。天台宗基本教义中的“三观”,即空、假、中三观,以观法参悟佛理。“静修法师观相的修行堪称一流。他有关天台宗的著作很多,不少天台宗的...会长),于是便加入其中,帮助抗日的军队挖濠沟,在江心寺还挖了个防空洞可容100多人,现在还在呢。后来在温州创办了东南佛学院,传授佛理,广开法席。”  时间追溯到“文化大革命”,这是一段艰辛的日子,也是...

    沈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2377358.html
  • 念佛法门是现代应机之妙法

    就是修行。我们天天听佛理,要度众生,我们要怎样度众生呢?叫众生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度众生。   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大略分三种:上根、中根、下根,中根下根的众生多...榨!要加以工作,才能变成油。我们明白了这个最高的佛理,我们的心地就是佛性,我们的心就是佛,你得修观!你不修观还是个凡夫。怎样修观?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修观!“是心是佛”!这是念佛可以做佛!明白了...

    道源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75989738.html